土木產業經營環境中之文化與歷史因素
2022土水學會年會,土木工程論壇(11月19日)
2021年台灣發生35萬8,190件交通事故,2990人死亡;同年日本發生30萬5425件交通事故,2636人死亡。日本的人口數是台灣的5倍,但交通事故與死亡數卻少於台灣,這值得大家來探究原因。
台灣的道路安全規則、交通標誌、道路設計與施工,運輸載具,乃至危難急救設施,規劃、投資與執行都較先進國家標準為高;但每年的交通事故與死亡數在這種情況下,仍然大大的超越先進國家,這表示技術與管理之外,造成混亂的原因,或許與用路人、權責單位以及社會大眾的習慣、心態與觀念有關。
我們常看到交通管理單位抱怨用路人圖方便、快、忽視標誌,不守規則,造成交通混亂;社會大眾則指責權責單位觀念不當,如在車道規畫、設計,獨尊「汽車」,邊緣化機車與行路人,導致大家爭先恐後,交通擁擠,大小車輛與用路人,無人是贏家。
抱怨、指責發展到最後,交通單位各級承辦人只注意自己是否已盡警告之責,如是否已在各種規則中齊備罰則、在危險地段設置適當標誌、應該做的宣導是否都做了?但不去探討真正事故原因,及背後的文化、歷史與習慣因素,只盼望嚴格的交通法律、清楚的號誌、平坦的道路,讓上路的車輛都能保持最好狀態等,可以解決所有問題,是不對的。我們的交通事故發生率,可能還有一段時間,會是日本的五倍。
同樣的,在營建產業我們也看到類似的情形,各級政府重視建設投資,認其成效為執政成敗的具體指標;權責單位制定可堪比擬工程先進國家水平的技術與管理法規,涵蓋了對人、錢、技術、材料、工程品質與進度的掌控;業者在恐落人後的競爭心態下,也力做出比其他國家同業更大的努力。看來這應是一個生機蓬勃的產業,但社會大眾對公私工程,尤其一些個別、災難性的結果,並不滿意;產業相關人員,不論產、官,學對經營環境的不滿,也到達頂點。
從文化與歷史觀點出發,社會大眾對公共事務,常欠缺耐性,認為政府必須針對問題,即刻以好制度與政策進行匡正。但「應然」不是「實然」;數字、邏輯與知識,而非傳統上類似「有志者事竟成」的主觀期望,才是公共工程決策與推動的根據。公眾認為解決公共事務糾葛困難,可有仙丹靈藥,因而鄙視專家與當事者意見,採用的許多治標方案
,往往造成時間與成本的浪費。
目前工程經營環境的問題,有業者造成的,如低價搶標,壓制專業、剝削勞工、漠視風險,行有不得時,以非典型手段迫使業主放棄許多管制手段,甚至在品質、進度上妥協;也有工程機關的因循作法,如以其已在契約與管理制度上,作嚴格要求與詳盡規定,來證明自己已盡責,無視實務上問題是否發生,或如何解決?
但不論業者、機關,或工程成敗攸關其利益之社會大眾,其思維或行為影響產業者,皆根源於文化、習慣與傳統,或如:關心私人問題甚於行業尊嚴或機關榮譽;對他方過度防備、互不信任;不求精確、漠視標準;麻木不仁,欠缺同理與同情心;逢迎媚俗,致決定者得能淩越專家;不講是非,只論層級地位…。
故工程經營環境是否能改善,不只是業者、機關所面對的問題,社會大眾,尤其是意見領袖,都要從傳統思維跳脫出來,以客觀的態度看這個現象,或許目前激烈變動的資源與分工關係,帶來的危機,為解決問題,大家思維上或能跳脫窠臼,反能達成產業的現代化與國際化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