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5月12日 星期日


歷史之鏡(簡版)-談1980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


本文亦發表於2019五月十二日的自由時報


有些政治評論把民進黨總統初選類比為1968年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,並以詹森總統內外交困,放棄連任,主張蔡總統面臨前閣揆的挑戰,應該做出同樣的決定,這是錯誤,實情是詹森健康有問題,不想死在第二任上,所以不競選連任。蔡賴之爭反而比較像1980年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,愛德華甘迺迪挑戰卡特總統。



1979年,中東阿拉伯產油國家對美國實施石油禁運,美國各地加油站秩序混亂,通貨膨脹率高達13%,經濟停滯。國外則伊朗革命,蘇聯對歐洲威脅、恫嚇,日本經濟崛起,美國的強權地位搖搖欲墜,卡特的支持率竟比水門事件時的尼克森還要低。這時因1969年酒醉開車,淹死女秘書柯普珍,在19721976總統大選退讓的愛德華甘迺迪,民調上以二比一以上的優勢勝過卡特,也想要競選總統。




1979715日,卡特對全國發表了有名的「信心危機演說(malaise speech)」,坦承自己過去幾年治理政府上犯的錯誤,也批評美國人民的物質主義等出乎意料,民調數字馬上升高了十幾個百分點,直到40年後的今天,這場演說仍被評價為政治上扭轉乾坤的經典之作。



後來因德黑蘭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,卡特擺脫了甘迺迪,獲得提名,與雷根、獨立候選人安德生進行「三腳督」競爭。但卡特抵制安德生參加辯論,讓許多票最後關頭轉到雷根,才輸掉選戰。而從初選就被認定必輸的候選人,因為誠摯面對問題,坦白反省,只因遇到「百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」雷根,才功敗垂成,可見掌握現任優勢的候選人要輸也真的不容易。




而今日台灣選民們的不安,更甚於1980年的美國,所以要拜託「英」、「德」兩位的鐵粉,在相互指謫「叛黨競選」、「違背初選程序正義」之餘,能不能以有深度的辯論或演講,告訴大家總統的高度,尤其是在財團政客要將台灣推向中國反面烏托邦(Dystopya)的嚴峻時刻,是在領導國家,不只是管理政府!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